逃避型依附是什麼
逃避型依附是依附理論中不安全依附的一種,這種依附類型的孩子,與父母分開時不哭,父母回來時視而不見或是會刻意的閃躲,看起來對關係毫不在乎。
因此逃避型依附的人在關係中,常常讓人覺得很有距離感,或是搞不清楚到底跟他們關係好或不好。
雖然看似很冷淡,但逃避型依附的人並不是真的像外表一樣看起來無所謂。
逃跑和表現冷漠,其實是為了避免再次感到受傷、痛苦,才發展出來面對情緒的方法。
逃避型依附的孩子在過去產生情緒時,因為情緒沒有被照顧者穩定下來,又或者是父母太強硬的教養風格,讓孩子感覺到更多的壓力與焦慮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孩子會過度的調整自己的情緒,就像直接把開關給關上一樣。
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,他們會逃開造成自己痛苦的環境。
他們藉由否認自己的感覺、關係的重要性的方法,來保護自己不受到任何傷害。
逃避型依附是怎麼發展的
逃避型依附大多來自於童年情感忽視(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)。
忽視的狀況是,父母沒有回應孩子的情緒需求,又或者是對這樣的需求視而不見。
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,情緒、感覺被理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
而情感忽視又可以簡單分為以下四種類型:
一、長期被忽略
當孩子的情緒、想法長期被忽略的時候,孩子為了避免被忽視造成的痛苦,就會逃避那些可能引發自己情緒的關係、情境。
被忽略的狀況像是,有些父母不太跟孩子互動,甚至不喜歡接觸、擁抱自己的孩子。
又或者是父母根本沒有時間好好照顧、理解他們。
當孩子覺得不舒服大哭時,沒有人關心說是不是餓了?身體哪裡不舒服?或者是被什麼嚇到了覺得害怕?
這些不舒服的感覺對孩子來說都像是洪水猛獸,沒有人同理、陪伴孩子一起面對時,會帶來很多的孤獨感、恐懼、痛苦。
在成長的過程中,我們的情緒可以被別人理解、同理時,我們才會知道「情緒並不是這麼恐怖、糟糕的一件事」。
從有人陪伴自己認識情緒開始,進一步我們才能夠有勇氣與能量,去認識、理解自己的感覺。
缺少這樣的陪伴時,那個勇氣、能量也會減少許多。
再回頭看看在被忽視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,他們跟父母的關係看起來還可以,但就是淡淡的,好像沒有什麼情感上的連結。
那是為了避免再感覺到被忽視帶來的痛苦,所以他們選擇不接觸、不感受、不表達。
只要保持距離,就不會再感到難受了。
二、被過度控制
當父母過度控制孩子的生活,讓孩子失去了表達自己感受的機會時,其實也就忽略了他們的感受。
孩子會覺得自己的情緒、感覺什麼的一點也不重要,爸媽的規則、標準才是唯一的解答。
這些父母通常覺得自己知道什麼對孩子最好,甚至是覺得自己知道孩子在想什麼,我就是早一步幫忙做而已。
但其實這樣的狀況下,孩子真正的想法都沒辦法被聽見,只會覺得壓力山大。
孩子很難感受到被愛的感覺,反而比較像是一直在被強迫接受自己不喜歡的禮物。
當他們長時間被忽略真正的感覺、被誤會自己「真正喜歡」的是什麼時,就失去了清楚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。
這樣的人長大後還是會想追求親密關係,但因為他們所經驗到的都是被忽略、被強迫的感覺,所以他們也很難真正的信任別人。
三、家庭暴力、父母失和
在暴力、虐待、爭執不斷的環境下,孩子的想法、感受基本上是完全被忽略的。
在孩子的心中,父母應該要是可以滿足自己需求、給愛的人。
可是父母不但沒這麼做,反而變成了痛苦和恐懼的來源。
這時候孩子會產生「爸爸媽媽會這樣,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?」的想法。
外在看到混亂的情境,內在則是充滿自責,面對種種的壓力,為了生活下去,面對恐懼就已經夠辛苦了,其他情緒通常就被所有人,包括自己給忽略了。
再加上當孩子最早看見的關係就是這麼支離破碎時,實在很難讓他們相信感情、關係是能夠持續的,更別說建立起對人的信任。
因此長大後對他們來說,比起關係帶來的美好、快樂感覺,不安、害怕的感覺還比較真實。
當暸解他們心中對關係充滿這麼多負向感受後,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他們對待關係總是比較消極了。
四、照顧者失功能(dysfunction)
當照顧孩子的人自己本身有些狀況時(例如:身心障礙、情緒困擾、藥癮、酒癮),別說照顧孩子了,連照顧自己都來不及。
父母自顧不暇時,有些孩子甚至需要肩負起照顧整個家的責任。
在這樣的狀況下,他們難以去感受關係帶來的快樂。
對他們而言,責任、親密關係都是件痛苦的事情。
為了繼續生活,他們必須把情緒給關起來,避免自己去面對各種感受帶來的痛苦。
逃避型依附者的五點特徵
一、假獨立(pseudo-independence)/反依賴(counter-dependence)
假獨立與反依賴是一種特質,有這樣特質的人看起來非常獨立自主,完全不需要依賴任何人,也不信賴身邊的人。
他們很少表達自己的情緒需求,也會避免自己依賴別人、向別人尋求任何的幫忙。
和他們相處的時候,總覺得他們對別人完全沒有興趣,常常給人一種冷漠、自我中心的感覺。
如果問他們為什麼,可能會得到「情感都是多餘的東西,不要希望能從別人身上獲得幫助」這樣的回答吧!
但在這樣獨立的表面下,他們內心其實還是很柔軟的,他們並不是真的什麼都感覺不到。
然而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,他們可能會變成工作狂,或過度投入某項活動(例如:運動、跑夜店⋯⋯,越忙越好的各式各樣活動)。
因為只有讓自己忙碌到停不下來,才能暫時聽不見心裡的聲音,遠離自己的感覺。
二、述情障礙(alexithymia)
述情障礙是指一個人很難去辨識情緒,沒有辦法說清楚自己感受到的感覺。
對他們來說讀懂自己的情緒實在太難了,更不要說別人的情緒。
跟他們聊天的時候,會覺得他們怎麼都是在講事情、分析狀況,很少說自己的心事。
要不然就是好不容易說出自己的感受了,但好像只有好、不好跟很生氣, 好像都沒有其他的形容詞、感覺。
不過雖然他們對情緒的理解不多,還是會覺得哪裡「怪怪的」、「不太舒服」。
所以可能很少聽到他們說自己心情怎麼樣,但會常常聽他們抱怨身體不舒服(像是:肌肉痠痛、腸胃不舒服⋯⋯等等)。
這些身體上的症狀,往往就是情緒存在的證據。
不能分辨、說不出來並不代表情緒不存在,在他們身上感受到的不舒服,就是情緒真實存在的證據。
三、想隱藏真實情感
逃避型依附者常常會想把自己的感覺藏起來,尤其是負向的(悲傷、恐懼)的情緒。
對他們來說,有情緒是不好的,甚至是一件可恥的事情。
因為有這些負向的情緒對他們來說太糟糕了,所以他們常常過度的擔心,萬一自己的情緒被別人發現了,別人一定會討厭他們。
所以他們選擇不接觸自己的感覺,也不讓別人知道。
只要你不知、我不知,這些情緒就像不存在一樣,也就不會有人發現自己是個糟糕的人了。
四、親密恐懼
對逃避型依附者來說,和別人有緊密的情感連結是一件讓人覺得很有壓力的一件事。
因為親密與連結意味著需要長期的承諾、需要負起責任。
但對他們來說責任太痛苦了,還要面對可能會受傷的風險,所以他們碰到需要承諾的關係時就會想要逃跑。
因此如果身邊有人表現出很需要他們、很關心他們的時候,逃避型依附者就會感到非常不自在。
當他們發現自己好像產生「依賴別人的感覺」時,也會覺得渾身不對勁。
他們很不喜歡被需要、需要別人的感覺。
因此逃避型依附者很難跟別人有情感上的連結,他們也很害怕跟別人關係太近、別人依賴自己,對建立親密關係感到害怕。
五、過度理性
逃避型依附者並不擅長面對自己的情緒,總是把情緒隔絕在外。
對他們來說情緒太不可控制了,因此他們傾向分析眼前發生的事情,能夠越具體的描述一切越好。
只要讓一切看起來在自己的掌控中,就不用去感受,也就不會感到焦慮了。
雖然這樣看起來很理性,但事事都這樣似乎就有點過頭了,有時就會讓人覺得有那麼一點沒溫度。
逃避型依附者的優點
可以給別人足夠的空間
逃避型依附者很需要自己的空間,因此他們是最清楚「個人空間」重要性的人。
不用特別說明,他們很清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圈。
因此他們不會太黏自己的伴侶,很能夠尊重、同理每個人都有需要和人保持距離的時候。
通常不會主動發起爭執
對逃避型依附的人來說,不要有衝突、不要談感覺就是平息爭執最好的方法。
因此他們其實會避免引發直接的爭吵。
在關係中,他們很少是發起爭執的一方。
理性
逃避型依附者因為不擅長處理情緒,為了降低自己的焦慮,他們就會很理性的看待所有的事情。
因此情緒化、過度感性這些狀況很少發生在他們身上。
所以如果你需要找一個足夠理性的人,幫你搞清楚關係上遇到的狀況,他們或許會是你的最佳選擇!
如何與逃避型依附者相處
理解他們的行為模式
逃避型依附者的逃並不是在逃避「人」,他們是為了避免再次因為親密而造成的傷害,才會選擇逃跑。
雖然他們逃避責任、承諾、親密,實在會讓人氣得牙癢癢,但尊重他們的害怕也是接近他們很重要的環節。
理解他們並不是討厭、針對自己,而是他們有自己的難關,對於和他們相處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點。
也要記得理解對方並不代表要忽視自己生氣、不舒服的感覺。
不要過度責怪自己,保持對他的好奇,也要同時照顧自己的感覺。
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與空間
逃避型依附者很需要自己思考的空間,去沉澱親密帶來的不安。
所以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是重要的,不然總會陷入一個追趕的局面,你越追,他們跑得越遠。
好好照顧自己
對其他依附型態的人來說,親密在關係中是很重要的一件事,所以和逃避型依附者相處時,還是要記得自己也是有需求的。
和他們相處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,因此過程中記得好好聆聽自己的感受。
真的覺得遇到困難時,你可以選擇尋求心理師的協助,找個客觀的第三者去檢視關係是不是出問題了,又或者自己是不是有其他也需要幫忙的地方。
關係是雙方互動下的結果,對方短時間難以改變的時候,也不需要太勉強自己。
把自己照顧好之後,對於關係的看法可能也會有新的改變。
改善逃避型依附的三步驟
逃避型依附者常常是不想要改變的,但有時候也會發現,逃避了事情好像沒有解決?
又或者是發現雖然眼前的事情讓自己很痛苦,但一直讓所愛的人難過,也不是件舒服的事情。
但改變很難瞬間完成,我們需要找到自己原本有些難受的體驗,去找到他正面的意義。
像是過去覺得情緒很傷人,我們要開始理解,情緒並不是都那麼的可怕,擁有情緒、親密的感覺,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元、精彩的體驗。
改變除了尋求心理師等專業協助外,也可以試著用這簡單的三步驟,一步步的去練習,漸漸的讓自己能建立起安全的依附關係。
一、理解情緒是有價值的
如果你是逃避型依附者,你可能會覺得情緒真的沒什麼必要,甚至會覺得有點麻煩。
但情緒其實在生活中擔任了很重要的角色,包括告訴我們什麼環境危險,我們什麼時候需要逃跑。
也是正是因為你有了情緒,以前的你才會知道什麼時候必須逃跑,把不舒服的感覺隔在外面。
但要能夠和人親近,其中有一件很重要事就是要把自己的情緒給找回來。
情緒並不是一種負擔,而是我們用來理解、適應環境的其中一種很重要的方式。
能夠接近情緒,關係就像從黑白默片變成了彩色電影一樣,能讓我們與人的關係更豐富多彩,一切會更加的深刻。
二、辨認與接納自己的感受
對很多逃避型依附者來說,情緒是一件很陌生的事情。
因為過去忽略了自己的情緒,常常就是「沒有感覺啊,腦子一片空白」。
而接近情緒很重要的是去辨識、認識自己的感覺,找回感受一切的能力。
從感覺自己的身體開始,嘗試有意識的去觀察自己的動作、姿勢、五感(視聽嗅味觸)。
讓自己先能夠與感官感受連結,跟這些感覺同在。
不舒服的時候也嘗試慢慢的向內去弄清楚像是疼痛(哪個特定的位置痛?)、飢餓(一點點餓?超級餓?八分飽?)⋯⋯等等感覺。
進階一點再去感受自己情緒的起伏,開心的時候身體會不會比較放鬆,緊張的時候身體哪個地方覺得有些緊繃,生氣的時候有沒有地方在發熱⋯⋯等等。
當原本未知、一團亂的訊息,轉變成已知、可以說出口感受,除了感覺變得豐富外,心裡也會慢慢長出穩定的力量。
小重點是,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認識、調整自己的情緒哦!
三、分享、表達自己的感受
辨識出大方向之後,再來就是試著將這種感覺變成可以被說出來的話語,讓情緒不再只是飄在空中很虛幻的東西。
首先可以先找自己可以信任的人,可能是家人、伴侶、朋友、老師、心理師⋯⋯,任何你覺得願意聽你說話、陪你練習、不會嚴厲批判你的人。
試著去練習說出自己的想法,並去感覺對方也願意聽自己說這件事。
去慢慢地感受與別人互動的時候,可以和對方交換感受、被對方認真傾聽⋯⋯,這些很難得美好的經驗。
當我們逐漸收集到和人一起互動的快樂回憶時,這些開心的感覺,會成為自己重要的力量。
慢慢讓自己知道情緒、和人建立與經營關係的美好後,你可能會發現:其實我們不需要每一次都逃跑。
過去沒有被善待的你辛苦了,給自己一點時間,你值得也有能力可以幫自己創造美好的關係回憶,去享受親密感帶來的愛的感受吧!
JKL・Mindy主筆撰寫 Mindy,臨床心理學研究所碩士生。擅長領域為臨床心理學、認知心理學。想讓大眾用簡單的方式認識心理學,把困難的理論深化至生活,並開啟各種交流對話的可能。希望能用文字陪伴每個人的情緒,讓大家溫柔地感受生命的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