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附理論是什麼
依附理論由約翰鮑比(John Bowlby)提出,他認為人基於本能,都有與他人建立親密連結的需求。
依附的行為包括微笑、哭泣、尋求安撫與擁抱等等。
嬰兒用這些行為引起別人的注意、讓別人想和自己親近。
進而與他人建立起連結,藉由這樣的方式讓自己感覺安全、被保護。
人們會以嬰兒時期學習到的依附經驗,發展出一套自己與他人互動的模式。
來理解如何與社會上的他人互動、建立關係的方式。
從與照顧者建立起的依附關係為起點,每個人開始會慢慢發展我們對於外在世界的看法。
也就是說依附理論是我們認識世界的起點。
我們會從與他人建立的關係中,去瞭解世界,並從這裡開始一步一步的發展我們調整情緒、與和別人相處的模式,也就是EQ、人際互動等能力。
依附的發展階段
依附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:
1. 前依附期/無社會性階段(0到6週)
嬰兒還不能夠分辨自己和他人的不同,對照顧者也沒有特別的反應。
這階段的孩子看起來對大部分人都有興趣,沒有特別依附的對象。
2. 依附建立期/無區別的依附階段(6週到7個月)
嬰兒開始暸解自己與他人有所不同,也開始可以分辨照顧者,對於照顧者有比較多的反應。
例如照顧者離開自己時會馬上哭泣,照顧者擁抱會停止哭泣。
而且嬰兒會對照顧者又更多微笑、親近的反應。
3. 真依附期/特殊依附階段(7個月到9個月)
幼兒6、7個月後開始發現除了照顧者以外還有其他人的存在。
例如孩子會發現除了媽媽以外,家庭中還有爸爸、其他家庭成員。
這階段的孩子會開始與照顧者親近、想一直跟著主要照顧自己的人,同時排斥較不熟悉的人。
4. 交互關係期/多重依附關係階段(10個月後)
這時候幼兒跟特定的人已經建立起依附關係(例如:媽媽),他們會把媽媽當成像是個基地一一樣的地方。
他們會從媽媽身邊開始去探索其他環境、不同的人。
孩子會開始能和更多的人建立起依附關係,若遇到困難時會再馬上回到媽媽身邊。
馬上測你和伴侶的依附型態:《依附分析測驗》
劇透看看所有測驗結果 ——
依附是怎麼發展的
照顧者與孩子的連結:開啟依附的第一步
依附關係在嬰兒剛開始面對這個充滿未知的世界時,跟照顧者的互動中開始發展。
生物本能讓剛出生的孩子就能感受到很多複雜的心情。
像是害怕(例如:大聲的聲響、肚子餓帶來很不舒服的感覺)、興奮(例如:覺得眼前的事情很有趣、吃到食物覺得好吃)等感覺。
但這些感覺都是陌生、難以理解的,孩子沒有辦法自己面對。
這個時候嬰兒就會用依附的行為,吸引照顧者來安撫內在的感覺。
當嬰兒的感覺可以被媽媽鏡映(mirror)出來,也就是把媽媽當成鏡子一樣。
看媽媽面對這個行為會有什麼表情、聲音,來理解、組織自己經驗到的感覺。
像是當嬰兒開心的時候,媽媽回應了一個眼睛瞇瞇笑、嘴角上揚的表情,並用輕快、比較高的聲音來回應孩子時,孩子就會知道「哦,原來開心是這樣的感覺!」。
從「本能、做出反應、獲得回應」的過程,嬰兒開始認識世界、累積經驗,接著把這些經驗變成一種行為模式。
陌生情境測驗看三種依附型態
瑪麗・安斯沃思(Mary Ainsworth)發展的「陌生情境測驗」把這些行為模式分為三類:
- 安全型:照顧者離開的時候,嬰兒會感到焦慮、緊張,但照顧者回來之後就覺得安心了,可再繼續探索環境。
- 焦慮型:這種類型約佔10%,孩子與照顧者分開時會有很大的負向反應(感到很不開心,可能有些哭鬧、尖叫的行為),不過就算照顧者回來後,他們也很難覺得安心,還是可能覺得很焦慮、憤怒。
- 迴避型:這樣的孩子佔了大概20%。當照顧者離開時他們不會感到焦慮,照顧者回來之後也不會有特別想親近的反應。
影響依附關係形成的原因
照顧者的教養方式
孩子出生後通常最初建立關係的對象就是自己的照顧者。
因此照顧者和孩子互動的狀況,也就是最直接影響到孩子依附關係的因素之一。
當今天照顧者面對孩子的狀況時,都可以給出適當的回應。
這些經驗會讓孩子知道自己能夠與別人建立起穩固的關係。
另一方面是,當孩子發現自己不管有什麼樣的情緒,眼前的大人都能夠敏感的察覺、幫忙把情緒穩定下來。
這能讓孩子之後在面對壓力的時候,可以沉穩的面對自己的感受。
上面提到的這些互動,就是建立起安全型依附的基礎。
如果照顧者常常有時關心、有時又很冷漠。
孩子摸不透父母的狀況,因此感到很不安的時候,孩子就可能發展成焦慮型依附。
另外一種的情況可能是,照顧者常常忽略孩子的狀況。
對於孩子真正的需求總是沒有很想了解的時候,孩子就有可能發展為逃避型依附。
氣質(temperament)
氣質是指孩子天生的特性,不同氣質的孩子面對外在環境的刺激,都會有不同的行為、因應方式,也可以想成孩子的原廠設定。
有研究將氣質分為九個向度,而這九個向度測量出的分數,又可以把孩子分為三種類型,分別是:
- 容易養育型(easy babies):這種孩子脾氣比較溫和、狀態穩定,比較能夠接觸新事物、適應環境。
因為他們比較穩定,父母也比較能夠預測孩子的狀況。 - 慢吞吞型(slow to warm up babies):這樣的孩子反應比較慢一些,且感覺比較害羞、內向、膽小。
對於新事物較不願意嘗試,比較慢熟一些。 - 困難養育型(difficult babies):這類型的孩子狀況很不穩定,情緒起伏比較大,常讓人覺得摸不著頭緒怎麼心情又不好了?
在照顧上需要父母花更多心思去跟他磨合、相互理解。
簡單來說就是一般人說的「好不好帶」。
當今天碰上了不好帶的孩子,父母照顧起來就要花更多的心力,也可能因此更多教養上的衝突。
當孩子的需求變化很大的時候,父母當然也就很困難給出適當的回應,這也是依附關係會不穩定的原因之一。
環境
環境也可想成生活中的種種壓力,在壓力下同時要肩負起照顧新生命的任務其實是很困難的。
像是家境較為貧困、照顧者有藥酒癮的問題、照顧者感情不好容易吵架⋯⋯等等。
當生活中出現其他困難的時候,也都會影響到嬰兒、照顧者的狀態,關係的品質也就間接的會受到些影響。
依附關係如何影響人際
信任感
孩子與照顧者互動的過程中,感覺到眼前的這個人可以理解、包容自己的情緒感受,孩子心裡會產生一種安心、安全的感覺。
同時他會經驗到一件事是:「我可以相信這個人會陪著我經歷不舒服的感覺」。
如果照顧者能持續的給孩子這樣的感覺,越來越多次的經驗之後,孩子就能夠建立起一些想法。
像是:「我能夠被別人好好愛著、好好照顧」、「世界上有人可以信任」。
這些想法就是未來人際關係中,能對人產生信任感的基礎。
情緒調節
當孩子感到不舒服時,照顧者可以幫孩子分辨事情的嚴重性、幫忙理解情緒。
提供情緒的支持,對情緒調節來說是非常重要的。
而這樣的互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見到,像是:
突然有個很大的聲音孩子被嚇到了,媽媽說:「剛剛好大聲嚇到了哦,沒事了,媽媽在這裡哦。」
然後媽媽輕拍著孩子的身體,等到孩子冷靜下來。
又或者是孩子尿濕褲子了,媽媽說:「你尿布弄髒了很不舒服對嗎?媽媽幫你換尿布哦。」
說完之後幫孩子把濕尿布換成乾爽的新尿布。
在這兩個情境中:
- 情緒出現後讓人很不舒服。
- 媽媽安撫孩子、跟孩子說那是什麼情緒。
- 陪伴孩子去感受、與經歷情緒變化的過程,到最後不舒服的感覺消失。
在這個過程裡,孩子可以學到自己的情緒是可以被控制的。
這個「控制並讓人最後安心下來」的感覺,就是一個練習調整情緒的經驗。
正面的去接受情緒、接納自己有情緒這件事、嘗試調整,最後回到原本平靜的狀況。
照顧者提供的這個經驗,會是孩子未來面對情緒很珍貴的禮物。
同理心
掌握了能跟人建立關係的基本能力(信任感),與調整自己情緒的方法後,孩子就能夠進到下一關——去理解別人情緒。
孩子在和照顧者的互動中經驗到,理解他人的感覺、分享自己的情緒會帶來滿足的感受。
他們就會帶著這個感覺,去找能夠跟別人互動的經驗。
從跟別人相處的過程中,孩子開始去理解別人的情緒。
像是:他會怎麼想?他心情怎麼樣?除了我們以外的其他人又怎麼想?
同理心就在這個能辨別他人的情緒,可以剛好的回應這些情緒、想法的過程中長出來了。
不同依附型態的樣貌
根據依附理論與後續的研究,大致可將人的依附關係大致分為四種。
分別是安全型依附、焦慮型依附、逃避型依附、混亂型依附。
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,觀察自己可能偏向哪一種依附類型。
也可以藉由依附理論的測驗,來更清楚自己的依附關係。
安全型依附
安全型依附的人可以和別人維持穩定的關係、信任他人,與享受親密關係帶來的美好經驗。
他們總是給人善解人意、穩定、安心、值得信任的感覺。
他們會想主動和人建立關係,同時也覺得自己是值得被別人信任、被愛的。
能形成這種在關係中比較穩定的狀況,通常是因為他們的照顧者,能夠理解他們的需求,並給予剛剛好的回覆。
當孩子可以被別人理解會獲得一種滿足感,心中就會慢慢建立起穩定的安全感,進而長出對別人的「信賴感」。
經驗開心、難過、生氣⋯⋯各種情緒時,如果有人可以陪著自己一起去感受、經驗,孩子慢慢就能「理解自己的情緒」。
理解自己並且感受到和他人互動的快樂之後,他們也就能去「理解別人的感受」。
這就是他們能長出剛好的勇氣挑戰新事物、相處起來讓人覺得舒服、讓人覺得善解人意的原因。
焦慮型依附
焦慮型依附者在關係中看起來難以信任別人、很沒安全感。
和他們相處有時會覺得有點喘不過氣,好像給再多的保證,都沒辦法讓他們感到安心。
但其實焦慮型依附者的那份不安,是來自於對於自己的焦慮與沒自信。
他們總覺得愛是種不穩定的東西,下一秒就會變化,認為自己會被拋棄,並且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。
而這樣的人大多有個陰晴不定的照顧者,爸媽可能一下很熱情,一下又完全的不理自己。
在這樣的成長經驗下,他們覺得關係太難以預料了,好像不緊緊抓著心愛的人,那些人就會跑掉不見。
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總是很難信任別人、害怕表達自己的感覺,但內心又有好強烈的不安想和別人說。
在關係中他們需要一直確定對方的感覺,其實這都是源自於自己的不安全感。
逃避型依附
逃避型依附者會逃避和他人建立起親密的關係,而且會害怕隨著關係而帶來的責任。
因為這樣,有時候覺得他們雖然很好相處,但總是搞不懂他在想什麼。
好不容易覺得跟他們關係更近了點,下一秒又覺得他們在躲著自己,好像自己突然被討厭了。
其實逃避型依附者不是沒辦法和別人相處,但對他們來說「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」和「關係帶來的責任」都太沉重了。
會造成這樣的原因在於,他們通常都在被忽略或過度掌控的環境下長大。
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,為了避免自己再度因為情緒不被理解而感到難受,「不要和別人建立關係」、「不要表達」、「不要去感覺」,用這些方法才能夠不那麼痛苦的活下去。
隨著關係而來的責任也會讓他們感到痛苦。
他們需要保持在隨時可以逃跑的狀態,才會讓他們覺得舒服、安全。
當然如果他們想要,他們也可以和別人建立起親密關係,但同時他們也會感受到痛苦,而且需要比一般人付出更多努力。
混亂型依附
混亂型依附者在關係中沒有固定的樣子,也很難進入一段關係中。
他們大多在被虐待、嚴重忽略的家庭中成長,對於「家」的印象常常是很混亂的。
對他們來說,家沒有一個固定的樣子。
而且照理來說應該要和自己很親近的人,反而是讓他們感到痛苦的人。
也因為小時候與別人建立關係的經驗這麼糟糕,在建立安全感的時候沒有獲得安心的感覺,所以他們心中沒辦法長出安全、穩定自己的力量。
他們總覺得心亂糟糟的,甚至會有種不知道自己是誰、不知道自己為何活著的感覺。
有時候別人可能會覺得他們反應總是一愣一愣的,或情緒很不穩定,但其實是因為他們的腦子真的很混亂。
其實他們也希望可以和別人建立關係,但他們要與別人坦承相見,對他們而言真的太難了。
早期依附關係的潛在影響
雖然說成年後的依附型態不一定與兒時相同,但早期依附關係對人們未來的行為模式、調節情緒的方法、性格影響很深。
一份長期研究顯示,在幼年時為安全型依附的人,成年後比較有心力可以調節自己的情緒、衝動。
遇到壓力時容易適應、表現平靜。
與人相處上給人一種好親近、能夠同理別人,且比較能夠信任他人的感覺。
相反的,小時候為不安全型依附的人,長大後可能性格會比較衝動或給人一種不願意守規矩的感覺。
遇到壓力時容易感受到混亂、焦慮,和人相處上可能給人一種冷漠的感覺、不好接近,對人更有防備心一點。
另外一份研究則是指出,不安全依附和對立反抗症(Opposition defiant disorder, ODD)、行為規範障礙症(Conduct disorder, CD)之間很有關係。
這兩種診斷大多發生在青少年身上,當個體進入青春期時,身體和情緒會經歷較大的起伏、改變。
面對這些改變時,常常會需要很大的力氣去調整和適應。
在調整的過程中,如果沒有過去情緒可被好好接納、包容的經驗(好的依附經驗)。
青少年可能會以一個很混亂(例如:容易生氣、爭辯、反抗、違反規定)的樣子,把這些不好的感受反應出來,就會呈現出這些症狀。
依附理論與愛情
人們體驗到的感受(例如:情緒、生理反應)再加上我們和環境(其他人)互動的結果,讓我們的感覺有了意義、進而感受到愛的感覺。
依附理論提出最剛開始每個人與照顧者互動的模式,也可以說是愛最原始的樣子。
我們怎麼經驗到被愛的感覺,我們在未來的生活中也會用同樣的方式感受到愛,進一步影響我們如何表達愛。
例如A是個安全型依附的人,在伴侶離開時A可能會感到有些焦慮。
但他內心保留與伴侶相處的那些「好的經驗」,他能相信自己值得被愛,對方會愛著自己。
所以在分離的時候A可以自己面對、消化這些焦慮的感受。
在伴侶回來時,他可以好好說分離時自己的難受,在相聚時享受被陪伴、安心、愛的感覺。
如果在過去表達出需求時總是被拒絕、被誤解。
那些「壞的經驗」累積起來,可能讓人變得較不自信,覺得表達需求是件不安全的事。
有些人因此會需要伴侶一直保證會愛著自己。
也有部分的人乾脆都不說自己的感覺。
不過這些不舒服的感覺並沒有對錯,可是總是很難被別人理解。
「為什麼要這麼緊迫盯人?」又或者是「為什麼什麼事都不說?」。
在愛情關係中,這些疑問就可能引發伴侶間的爭吵、誤會。
依附理論與心理諮商應用
從依附理論中,我們可以知道不同依附類型面對關係會有不同的行為模式。
在心理諮商的過程中,藉由心理師的陪伴、整理,我們能夠去看見自己在親密關係中的樣子。
我們怎麼沒有意識地複製過去的相處經驗,來和親密他人接觸。
當我們明白自己習慣的模式後,我們可以藉由覺察自己的行為、感受,進而去改變我們的想法。
而新的想法會為行為帶來新的改變,進一步調整我們與他人之間的互動。
例如焦慮依附的人,與伴侶分離時,可以去覺察那種不舒服的感覺是什麼?
不安全感是來自於伴侶的行為,又或者是對自己的不自信,進而難以去信任親密他人?
「面對不安全感」就是一個諮商時可探索的課題。
迴避型的人,總是難以說出自己的感受,面對感受時就會想要逃得遠遠的。
當自己想逃的時候是為何感到害怕呢?與親密他人說出感受為何這麼困難?
在諮商的過程中,或許就可以從「練習感受、說出自己的感覺」、「提出需要多一點空間的要求」,改善自己與伴侶間的互動。
JKL・Mindy主筆撰寫 Mindy,臨床心理學研究所碩士生,目前為兒童心智科實習臨床心理師。擅長領域為臨床心理學、認知心理學。曾任青年署Let's talk青年好政論壇《Z世代數位心理健康過渡期》審議民主主持人。